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中药学(上下册)
28 免费
共1课时
[药王千金方]
6 免费
共1课时
60集大型纪录片【黄帝内经.医史篇】
30 免费
共15课时
孙中堂:医古文
4 免费
共4课时
王洪图: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《黄帝内经》
7280 免费
共10课时
王洪图,男,1937年出生于天津市蓟县。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主任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带头人,兼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奖章。 前言 《黄帝内经》是中国医药学现存第一经典,业医者必读之书。医圣张仲景著《伤寒杂病论》即“撰用《素问》、《九卷》。。。”以《内经》作为理论依据;药王孙思邈在其不朽巨著《备急千金要方》的第一句话,便说:“凡欲为大医,必须谙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、《黄帝针经》。。。”所谓“大医”,即是既有医学抱负,又能做出卓越成就的医生。从古至今,凡在中医药学术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,无一不是精研《内经》并以之为立说之本者。及至1956年我国开设中医药高等教育以来,《内经》一直被列为中医专业的必修和主干课程, 并在大学本科课程序列中,被定为“后期提高课”。 几十年来,高等医药教育的内经教学工作,曾由国家有关部门,组织专家集体对《内经》教材进行多次编写和修订,同时出版了若干部相应的教学参考书。但作为教师独自备课撰写,并由自己使用的“讲稿”,却从未公开过,我确信,每位教师的讲稿,肯定是特色突出,各有独到之处。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规定范围之内,每份讲稿或者说每位教师都会扬长避短,立异标新。对每一位教师而言,由于教学经验的增加、对《内经》的理解的不断深入、相关知识的拓展,其使用的讲稿,必然要时时更新。本人在初进教师队伍,曾先后随数位前辈听课,并见他们每遇暑假或无授课任务时,都要修改、重写其讲稿。作为教师群体中的每一份子,无论其年资高低,只要他(她)登上讲台,都会把他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中最精华的部分, 无私地贡献给学生们。 今天各位看到的这份《内经讲稿》,恰是本人从事《内经》教学工作40年(2003),为大学本科和本硕连读(七年制)讲课时使用的。该讲稿力图从两方面培养学生:一是看得懂, 二是会运用。 看得懂教材内容,特别是其中《内经》原文能够读懂,对某些重点经文,还应该记得牢,会背诵。为此,本讲稿充分注意了既简明扼要,又重点突出;对经文中难于理解的字句,常举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讲解,又采取必要的校勘、说明通假字等方法予以解说。不仅使学生明 白经中文字的意义,而且加强了记忆。 会运用,即在实践中能够运用已学的《内经》有关理论与知识,提高临床防治疾病的水平。为此,本讲稿突出了对《内经》有关医理部分的讲解与诠释,在“理论阐释”项下,采用条分缕析的方法,指出某理论中所包函的若干要素;并联系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,由此及彼地相互印证,使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前提下,抓住其要领,为临床运用打下基础;以生动而浅显的古今医案为论据,讲解“临证指要”。其中贯穿着本人的临证心得与体会,多数医案理法 方药兼备,不仅可以验证有关理论,也可以直接用于临证实践。 此外,贯彻本讲稿始终的是培养《内经》分析和认识医学问题的思维方式,以及“普救天下 生灵之苦”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与医风。 虽然相对于内容浩繁、博大精深的《内经》而言,本讲稿仅是讲解其极小的一部分,但确系本人研习《内经》的心得所在,尽我之所能而已。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,并请指正。
宁夏马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:宁ICP备17001459号-1